繞進高雄復橫一路,只見路邊小小「燒肉飯」3個字,卻不見店名「博義師」,倒是空氣中的燒肉香誘人入內,帶點像肉乾口感的燒肉,甜甜香香的沒有醬油的死鹹,我一碗飯扒完,不顧淑女形象叫道:「老闆,再來一碗!」
報導╱顏怡今 攝影╱李友欽
不同於我初次品嘗「博義師燒肉飯」,運將林瑞珍已經是這家店的老客人。47歲的林瑞珍,19歲來高雄打拼,當時「博義師燒肉飯」所在這一帶是繁華的「大港埔」,年輕的他在這裡擺攤賣布。
儘管現在改行開計程車,林瑞珍還是三天兩頭的彎到「博義師」來吃燒肉飯,對於自己這麼死忠,他不好意思的說,「吃了那麼多年不僅不會膩,而且久了沒吃還會想念哩!」
林瑞珍偶爾也會外帶燒肉飯回去給家人吃,他說,「別家店的燒肉飯冷了變難吃,這裡的燒肉冷了像肉乾,吃起來有不同的風味!」
|
火爐特製 肉汁淋飯香
「博義師」的媳婦李靜宜解釋說,當初為了避免燒肉的煙味引來鄰居的抗議,老闆把燒肉的火爐做成弧形加蓋,火苗不像傳統從下往上燒,而是從兩邊傳導出熱氣將肉燒熟,這樣的特殊設計意外的讓店裡的燒肉口感與眾不同。
特製的烤爐還有個特殊的功能,那就是燒肉滴下的肉汁全被收集起來,做成澆飯的醬汁,以及滷蛋、油豆腐的醬汁。
|
新鮮肉片 醃漬入味
李靜宜說,燒肉要好吃,肉的新鮮度很重要。她每天到市場買新鮮的豬里肌切片後,不加拍打以保持肉的口感,然後放入以醬油、糖、蒜頭,還有一些自己調的香料粉做成的醃醬,其中,醬油用的是古早味醬油,比較不會死鹹,醃漬入味後才燒烤。
剛烤好的燒肉嫩香有口感,帶著醬汁的香鹹微甜,最棒的是將白飯與醬汁拌勻,愈吃愈順口。
李靜宜說,煮好的白飯放到傳統檜木桶裡,吸掉多餘的水分,拌了醬汁不會太濕黏,吃來更軟Q。
|
滷肉飯 嫩薑解膩
燒肉飯之外,滷肉飯也很受歡迎,肥瘦均勻的三層肉,先汆燙去血水後,與醬油、冰糖、香料、蔥、薑和30年的老滷汁一起燜滷,滷好後,火還不能一直開著,李靜宜說,整天火不停開著,滷肉會愈來愈鹹。
帶著肥肉的油脂,滷肉嫩中不失口感,鹹甜的滷汁提出肉香,搭配醃嫩薑入口,更是去膩提鮮。
我說,這飯實在好吃的讓人想再來一碗,林瑞珍笑著說,「可不是嗎,年輕時的我,一次都要吃上個2、3碗,才覺得過癮呢!」
風味小菜
|
滷虱目魚肚 鮮嫩可口
有些小吃攤的滷虱目魚肚是先滷起來,有些則是放在滷汁裡一直滷,店裡則是現點現滷。李靜宜說,「現滷魚肉的細嫩鮮度可以控制,不會滷過頭,而讓肉質變澀。」微微的鹹香滋味,魚肚肉質細嫩鮮美。
美味路標
高雄市新興區復橫一路276號
07-251-5518
06:30~15:00
無 不固定店休
附近有收費停車場



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