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分析
《去死去死團~好人大逆襲》是國內第一本研究「去死去死團」網路現象的書籍,編著羅悅全表示,去死團一詞最早出現在一九七二年的日本超人影集《愛的戰士~彩虹人》,其中反派角色即名為「去死去死團」;一九九三年後,日本搞笑漫畫《去吧!稻中桌球社》文中有一組專門拆散情侶的拍檔「情人去死去死團」,因手法搞笑被國內網友摘取引用,進而組成網路虛擬社團。
羅悅全指出,一九九九年「情人去死去死團」第一次在情人節野台開唱活動,當時有一群拿著「情人退散」旗幟的年輕人,看到情侶就大喊:「去死去死!」「後來網路相關討論愈來愈多,也發展出各種周邊活動、商品,儼然已是情人節次文化活動!」

 

「酸葡萄心態」
北市中心診所身心科醫師李光輝分析,去死團成員因失戀和單身因素,心裡難免感到失落和不平衡,進而投射在行為,「有點酸葡萄心態」,一旦團員擁有感情依附,就會自動退團;他也認為,去死團的遊行頗有正面意義,間接提醒情侶們「好好珍惜、培養感情。」
記者楊雅靜、徐筱嵐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al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